门急诊部分设计建议 门急诊设计现状:我国多数大中型医院门急诊部较普遍存在“挤、乱、差”的状况,从建筑设计的方面考虑,主要是对所设计门急诊部有关的基本数据和未来发展的分析与预测欠准确,对各院 门急诊的全面情况和规律掌握不够,对医护运作的特点理解不深,所以会出现下面的情形:1)建筑总面积不适应要求,或者是过多安排无关的部门,导致门急诊的主要功能用房和面积难以;2)诊疗用房特别是候诊面积不够,且缺乏机动应变的空间,在门急诊高峰季节和就诊高峰期间始终人满为患;3)平面位置欠合理,分流不当,各层面各部位及主次楼梯通道的人流量有失均衡,加上人流往返迂回重复,局部阻塞、通行不畅,以致秩序混乱,病人就诊时间延长,感染机会增多;4)门急诊部的设计标准偏低,设施与设备较差,工艺设计不合理。人流密集场所往往通风不良,盥洗如厕都不方便,在一些急诊部门的输液,留观场所输液架来回拖,使用仪器设备时管线到处拉,既不方便也不安全。门诊大厅是医院人员密集亦公众的场所,又是医院中多种流线的交叉点,门诊大厅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病员能否方便就诊。按照现行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就诊人数是该医院床位数的3倍。综合医院建筑面积指标(m/床)为60m~64m,而门诊部所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在15%左右。此标准是1996年颁布的,而新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卫生部已计划在修订。 对于门诊大厅而言,建筑设计中应注意:1)设计上要留有足够的面积,使病员有一个充足的空间,另外要合理安排门诊大厅的各种功能,门诊大厅并不是越大越好,大固然有充足的空间,但亦会造成病员行走的线路过长,且不易分清各部分的功能,反而造成混乱,故门诊大厅可根据功能安排设计成几个相连的厅,而每个厅都要区分出交通空间与滞留空间,这样可有效地对人流进行必要的组织和疏导;2)门诊大厅要有自然采光及通风,这在设计上十分重要。由于门诊大厅一般面向多个不同的功能部门,从侧窗采光有一定的困难,而且由于门诊大厅人员密集,面积大,从空间尺度上及卫生条件上均适合设计成高空间或共享空间的形式。现实的设计往往采用天窗的形式。这种形式从采光、通风来 讲更适合门诊大厅人员密集的特点,不仅可节省能源,更重要的是可舒缓病员焦虑的心情,倘若有条件在门诊大厅的高空间中种植一些植物(甚至是人工植物),都会对病员的心理有更好的调节作用;3)门诊大厅的主要功能是挂号、交费、取药,这在大型的医院中往往都是要排较长时间的队。因此除在管理上要研究如何缩短排队时间外,在设计上还应考虑细部的处理如何更方便病员。如设置栏杆或可坐式的栏杆,使病员在排队时有依靠,或坐下等候。窗口柜台的高度应比正常人使用时再低一些,在1050mm左右。必要时考虑设置专为乘坐轮椅病员服务的柜台。 2 护理单元设计建议 护理单元的平面布置应更趋合理,随着病房楼建筑体型的多 样化和中央空调的普及,护理单元的平面布置也一改长期沿用的中间走廊长条形,南病室、北辅房的模式灵活多变。但由于对各类用房的功能及其关系了解不深,对现代化医院建筑的基本要求考虑不够,在平面布置上往往存在功能分区不明确、人物流向欠合理、清污混杂、工休干扰等缺陷,笔者认为较为合理的平面布置原则是:1)病室设置于好朝向,以直角、钝角、半圆或弧形排列。医师办、治疗、换药、处置、抢救、护士站应集中设置于面对病室的中部,使相互联系紧密,缩短医护路线。护士站应敞开,便于观察病区动态,有助于沟通工休关系,增强病人的安全感与亲切感。2)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平时作尸梯、污梯),污洗间,污被服车,污物车存放处组合一区设置于护理单元的终端,以消防门与病室相隔,既符合消防、卫生要求,又使洁污分流,使尸体、污物不致冲着进入病区的人流迎面而出,避免不良心理反应的产生。3)生活用房和办公用房另设一区,减少污染和干扰,科室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临床教学室设于本科病室同层,有利于医疗抢救和教学但必须另设一区,以减少病人、家属的干扰,以利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4)因地制宜,设置不同标准的病室护理单元。苏北油田医院住院部设计,考虑总体布局中与原有建筑的关系及病室朝向,采用中廊一字形,护理单元的西部采用锯齿形病室、集中卫生间的一般标准,东部每病室自带卫生间,端部为套间型的高标准病房。5)既缩短护理路程又各用房能有自然采光通风条件的护理单元。北京东城区芍药国际医院,由14层的住院部和4层门急诊医技裙房组成一个整体。6)提高护理单元平面系数,尽可能扩大病室面积,减少走廊面积。江苏省中医院扩建综合楼,由相错的病室组成Z字形,每层建筑面积1017m2,病室每间23.2m2,占41%,走廊面积占15%,比通常复廊平面提高了平面利用率。